这里历史悠悠、魅力无边,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汇融合,蒙古长调、马头琴、呼麦意味悠远,红山文化、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镌刻着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在草原歌舞中沉醉
6月21日8点30分,国新办新闻发布厅侧厅成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悠扬的马头琴声、嘹亮的蒙古族长调、绚烂的蒙古族服饰交织在一起,好似一杯杯醇香的奶酒,让在场的观众沉醉其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蒙古族长调、马头琴、呼麦、顶碗舞等节目在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演员的演绎下,都收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现场观众都被这种艺术魅力所感染。演出结束后,仍有很多观众沉醉其中,不愿离开,争相与表演者合影留念。
“这首长调的名字叫《辽阔的草原》,歌词大意是‘虽然有辽阔的草原,却不知道何处有泥滩,虽然有美丽的恋人,却不知道她的心思’。蒙古族长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它因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蒙古族音乐的活化石’……”演出结束后,长调表演者孟朝鲁继续向意犹未尽的观众“推介”蒙古族长调。
为了今天的演出,演员们5点就起来化妆,早早就来到了现场,为的就是希望能以最好的状态把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节目呈献给观众。“对于内蒙古来说,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这是一个向大家介绍内蒙古的好机会,为了这次活动,我们大家都做了很多努力,就是想为大家呈现出一个个精致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对蒙古族歌舞由衷的喜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歌舞团声乐队队长张娜的一席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契丹御绣与众不同
“绣金丝猴的是团扇,绣大明塔的是台扇,绣胡杨林的是台屏……”说起刺绣,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于和平滔滔不绝。“我的这种刺绣技艺叫‘契丹刺绣’,也叫‘契丹御绣’,不同于中国四大名绣,更不同于本地的蒙古刺绣。”
于和平介绍说:“与其他民族的刺绣不同,‘契丹刺绣’融合了南方的细腻与北方的粗犷。现在有50多种针法,作品有极强的立体感,属于仿真绣。顾客可以自己提供图片,我们绣出来的作品和图片一模一样。”
于和平将苏绣艺术与契丹御绣及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刺绣艺术相互融合,创造出了乱针、套针、接针等多种独特针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丝绸之路》《红山玉龙》《东丹王出行图》等作品现存于内蒙古展览馆。“后来我们开始对手工刺绣进行探索、改良。我们参观学习了国外的、国内很多的先进刺绣工艺,又结合契丹文化,便开始逐渐走出我们的刺绣风格。”于和平说,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刺绣,购买刺绣,裱在家中的精美刺绣就成为了高档艺术品。2006年,瞅准时机的于和平成立了宁城御绣轩手工制品有限公司,发展到现在公司有技术精湛的绣娘350多人,还培训失业人员、农村妇女和残疾人8000多人。“今年6月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我们就签定了5800多万元的订单,而且这些订单都来自国外顾客,我们的产品远销古巴、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家。我们的目标就是早日把契丹刺绣推向国际市场。”于和平已经放眼于世界。
飘香的内蒙古味道
“喝到了家乡的味道!”澳门日报的记者王维端着热腾腾的奶茶意味深长地说。王维与熬奶茶的姑娘郭琪都是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人。在北京遇到老乡,让王维很高兴,月是故乡明啊,不管走到哪里,心里最惦记的味道都是家乡的味道。
同为呼伦贝尔人,斯如汗带来了另一种美食。“在鄂温克旗,有8000多个布里亚特部落,属于蒙古族的一个分支。我们布里亚特包子是自治旗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手工切馅呈肉丁状,被称为‘面团里的手把肉’。”身穿一身布里亚特未婚女子服饰的斯如汗说,布里亚特包子的馅只有肉、洋葱和盐,吃起来自然鲜香。
“这奶豆腐又软又香,真好吃。”品尝的客人赞不绝口。斯如汗的旁边,老阿妈陶高正在制作奶豆腐,她来自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因为传统的奶豆腐制作手艺,2010年,她被评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017年,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我现在有400多个学生,向我学习制作奶豆腐的手艺,我们的好手艺不能失传。”
内蒙古饭店的厨师长张志强带来了赤峰对夹、丰镇月饼、巴盟西瓜、卓资山熏鸡、呼和浩特小吃等20多种美食。其中让人欲罢不能的是他们开发的新菜“蒙古焗土豆”,用沙拉酱做的,吃一口又甜又香,好几个食客都说“这个土豆太好吃了”。
千年传承,百年耕耘。放眼未来,内蒙古的味道将以品牌化、特色化、集约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把农副土特产、食品加工、服务业串联起来,把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把内蒙古的风土人情和特色文化传递出去,以加快“舌尖上内蒙古”的发展。
让桦树皮也精彩
几块轻薄的桦树皮,一把剪刀,一瓶胶水,经一双巧手剪裁与粘贴后,变成一幅幅灵秀、质朴的艺术品。栩栩如生的秦可卿、史湘云,灵性跳动的白狼、小鹿,无不引得人们驻足欣赏,这就是极具内蒙古特色的“白狼林俗树皮画”。“白狼林俗树皮画”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名录,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从白桦成为人类远古的生产、生活资源后,原始的桦皮画艺术也随之产生了。树皮取材于当地特有的桦树皮,这些桦树皮因品种、表皮、内皮的不同,可呈现40多种颜色,不用任何染色处理,最大的特点是集剪、刻、雕、烫、画等多种手法成画。来自兴安盟阿尔山市白狼镇的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李艳红一边剪树皮一边说,“树皮画主要利用白桦树的皮来制作,偶尔也会用到松树皮或者树叶。”2016年,李艳红被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聘为技术指导,研发制作出越来越多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阿尔山市林俗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政府批准的精准扶贫项目,政府将贫困户“三到村三到户”的85万元作为入股资金投入到该公司,年底为贫困户分红,2016年和2017年每人均分得985元,还为3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已经带动46户72人脱贫致富。
在树皮画发展前景一片良好的态势下,2017年,该公司建设“白狼镇脱贫扶智就业基地”树皮画培训班开班,定期定点派出专业树皮画制作人员开展培训和辅导,培养了相当数量的树皮画创作人才,为增加产品数量,提高作品知名度,形成旅游产业的独特产品,闯出了一条新路。
惊艳的文创产品
马卡龙色高温瓷蒙古对碗、刺绣羊毛毡文件夹、蒙古传统纹样桌旗……这些精致的带有蒙古族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参观的记者们爱不释手。
现场展示的大部分文创产品都来自内蒙古本土文创品牌赞部落。“ZAMBULING取自蒙语,意为世界,我们试图用现代设计解读民族美学,希望使用者能在每个产品中遇到草原。”赞部落创始人、蒙古族设计师胡琴介绍道。
展台上的真皮印花钥匙包、卡片式移动电源、黑金保温杯等产品上都印着精致的蒙古族纹样符号,这些纹样符号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经过了提炼和提升,目前赞部落拥有40多个这样的民族纹样,分别在国家和自治区版权登记局做了登记。“我们的目标是积累到形成一个纹样数据库,让这些传统纹样不仅能传承下来,更能运用到更多的地方,传播开来。”胡琴说。
赞部落目前拥有服装服饰、居家饰品、文创手礼、手工艺精品4大类200多种文创产品,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以前我们内蒙古的文创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实用性不高,而且制作比较粗糙,这就导致了流通性差,传递率低。在我创立品牌的时候也就是2013年左右,我印象里内蒙古当时没有什么文创产品,那时候只能叫民族用品吧,所以身为一个蒙古族设计师,我想我要创立一个文创品牌,它的产品不仅精致美观,还要非常实用,现在你看我们展台上的展品,几乎都是生活中用到的东西。”胡琴说。
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创意产品品牌,赞部落经常代表内蒙古参加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文创展,在下周一也就是6月25日,这些引人注目的内蒙古文创产品即将运到坦桑尼亚,再次将内蒙古文化介绍给世界。
“软浮雕”走出大草原
“蒙古族皮雕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立体感,你先看看,再上手摸摸,是不是很立体?所以它也被称作‘软浮雕’。制作皮雕画从设计、选皮、画、描、敲、染色到最后的装裱,历经7道工序,你看我这盒子里的金属工具,都是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来自内蒙古格日勒皮艺的皮雕师吴双岭,向上前询问的观众热情的解说道。
皮雕艺术从草原走来,在漫长的历史舞台上演绎出它夺目的光彩。2016年皮雕画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多元的文化特征和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延续着千百年来蒙古族古老的文化血脉,其工艺记载了游牧文化的精髓,更保留了民俗风情的传统。
吴双岭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活动,所以希望能把握机会,把内蒙古的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播出去。从吴双岭带来的皮雕作品来看,大部分内容展现的正是草原特色,画中有蒙古包、骏马、勒勒车、马头琴等。
吴双岭所在的格日勒皮艺公司注册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传承、研发、设计、制作为一体的传统艺术品机构。他们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研发新工艺,在保留传统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刻绘、浮雕、镶嵌等创作元素,在制作题材上结合蒙元文化、藏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元素,丰富和发展了皮艺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据吴双岭介绍,2017年,公司曾受委托制作皮雕画《草原歌盛世》,向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庆献礼。这幅作品宽1.8米、高1.2米,是在整张牛皮上雕刻、着色、镶嵌而成的。画面展现了天安门、五一会址、风车、高铁、呼和塔拉以及载歌载舞的人民,象征内蒙古70年来在党中央带领下取得的辉煌成就,作品目前作为留念展于莫尼山非遗小镇非遗博物馆。
“蒙古族皮雕画这项古老的工艺从草原中走来,未来我希望它能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期待更多的人不仅是看到皮雕画艺术,更能看到其背后的我们草原的魅力。”吴双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