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专栏 >

老包头商业名店

时间:2022-02-25 | 栏目:文化专栏 | 点击:

 

包头商业发展始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鸦片战争后,包头逐渐成为我国西北皮毛集散的重镇,当时民间流传着一种“皮毛一动,百业俱兴”的说法。民国十一年(1922),京张铁路延伸至包头,包头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旱码头,由于皮毛业的发展,带动了其它商业的发展,形成了老包头著名的“九行十六社”,在不同的行业中,又涌现出一些人们所熟知的名店名铺。

钱当、粮油行--复盛公   清乾隆二年(1737年),山西祁县乔家堡村乔贵发“走西口”至萨拉齐老官营村落脚,后移居隶属昆都仑的西脑包。昆都仑河道是当时旅蒙商必经之路,乔贵发审时度势与秦姓老乡共同出资开办了草料铺,通过经营草料买卖,有了原始集累。包头村形成以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乔贵发移居包头东街开设了广盛公,经营粮食、杂货等。至嘉庆年间,乔贵发的买卖兴隆,已资产殷实。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广盛公改名复盛公。在这之后,乔家先后在包头开办了二十余家复字号,有复盛西、复盛全、复盛兴、复盛和等字号。每开办一家商号至少二万两白银,可见乔家资产的雄厚。复字号主要经营钱庄、当铺、衣铺、粮油店、碾坊、油坊、缸坊(制酒)等。复字号经营有道,勤俭有方,经过乔家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旧中国老包头很有实力的商家。对包头商业的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包头复字号的衰落主要是因战乱和日军侵占包头,钱当行被日本侵略者吞并,粮油店也相继倒闭。到了1949年时,包头复字号只留下复盛油店,股东乔映辉、秦文海。1950年,乔致庸的孙子乔健、孙女乔守珍将包头复字号铺产低价售给国家,结束了包头“复字号”的经营历史。闻名全国的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就是复盛公在包头做买卖积累财富的象征。

(复盛公银号 摄于1937年)

杂货行--如月号  山西定襄人梁如月创办的如月号是包头最古老的商号之一,持续经营约250余年。清乾隆初年,梁如月为适应旅蒙业的需要开设了铁匠铺,专门为马帮和蒙古族打马掌、刀具、打猎用的铁绕、箭头等。随着包头村人口骤增,人们生活中所需日用品的需求也增多了,梁如月抓住机遇开办了如月号杂货店,杂货店经营的货物品种齐全,“上至布匹绸缎,下至铁柳圪搅棍棒”,不久成为包头六大杂货铺之首。不仅如此,梁如月还看到了婚礼的商机,购进了一对紫檀香木轿杆,除去人们娶亲需要外,连包头巡检赴萨拉齐厅办公都得租用此轿杆。清嘉庆十年(1805年),如月号挣钱后和一些商户共同捐资修建了财神庙。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如月号发生大火损失惨重。1936年,包头经过战乱经济有所复苏,皮毛集散量大增,带动了杂货业的发展,经营状况好了一段时间,但日军侵占包头后物资统制,如月号经营惨淡,难以为继,战后不久便停业了。

旅蒙行--永合成  山西忻州人智姓在清乾隆末年租借蒙古族巴氏家族包头村的户口地开设了永合成店,专门收购粮食,然后用驼队将粮食、杂货运往蒙古族居住地,再换回皮毛、牲畜等转卖。同时,智家在永租地上种田,称永合成地。清同治年间,包头城垣建成后,永合成地几乎占城垣内的一半土地。由于包头城内北高南低,每当雨季北梁雨水顺坡而下灌溉农田,收成甚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时,永合成已是包头富商户。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包头城暴雨成灾,造成永合成地淤泥数尺厚,无法耕种成了荒滩,智家主要靠佃卖土地为生。民国四年(1915),包头皮毛店天义成仿北京“八大胡同”模式,从智家购买永合成地70余亩,建房铺百余间,成立了平康公司,形成了妓院一条街,人称平康里(该条街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兴大街)1946年,商人徐元善、刘镇远从智家掌柜智存仁手里购买土地80于亩修建果园。新中国成立后果园改建为人民公园。

甘草行--西碾房   山西保德人王蕊在清嘉庆年间到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做佣工。后其子王天成承租了梅力更召的特拉亥苇地,并在昭君坟一带盖起了碾房,人们称之为西碾房。王家一面种地,一面收购甘草,运往包头转运河口镇。收购甘草业务量增大以后,先后成立了中和西、西万成、万兴西、再成西、全成西等收甘草分号。清末,达拉特旗每年约产甘草125万公斤,主要是西碾房收购,王家获利甚多。每年收甘草季节,王家不到河口镇,甘草就不能开市。王家世居包头西滩,民国初年,西碾房掌柜王齐贤出资重修了西脑包龙王庙。民国11年(1922年),京绥铁路通至包头,包头成为了西北甘草集散地,西碾房仍经营甘草行,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

旅蒙行--复义兴  清道光二年(1822),旅蒙行复义兴开业。复义兴持50两白银领取的“龙票”到蒙古族居住地用茶、布、糖、盐、水烟换取牛、马、羊、骆驼。复义兴每年一、二月收购小皮子,三、四月收购抓羊绒,五、六月收购驼、羊毛,七、八月收购牛、马,九、十月收购羊、骆驼。清同治年间,由于复义兴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达到了鼎盛,当时光店员就有120人。其店掌柜梁大汉还出任了包镇公行总领。复义兴在东门大街有铺院、碾房、仓库、牲畜圈等地产,对蒙贸易具有一定规模。外蒙古独立后,旅蒙行基本上停止了与其贸易,复义兴的业务也逐渐减少,特别是后来日军占领包头期间,旅蒙业陷于瘫痪,1946年,复义兴歇业。

粮油行--田油坊  清道光年间,山西河曲董家庄人田开业、田开成兄弟二人“走西口”到乌拉山靠做木制农具为生。后移居包头村附近的二道沙河村租田耕种。田开成之子田成仁购买70亩地,办起油坊,从此有田油坊之称。田油坊先后在黄草洼、前营子、四道沙河、毛凤章营子购买土地1700余亩,每年雇长、短工120余人,为其干活儿。在包头曾开设复顺恒、复顺永、复顺长、复顺久、复顺兴、复顺成、复顺源等商号。其油坊最大的有6个大油柜,能存油1.5万公斤。田家还建了老包头第一条步行街街川行店,街长400米,北通草市街,南达前街,沿街建有6处套院,东西两旁有商铺22户出租。田油坊按月收租,每月能收白银50两。之后,田油坊又在义盛泉巷、官井梁等处置房427间。后由于连年战乱,田家后人不善经营,多靠拍卖房地产为生。1951年土地改革后田油坊所属商号皆倒闭。

杨家“十大双”  清同治年间,山西太谷阳邑村人杨有能来到包头谋生。清光绪五年(1879年),杨有能之子杨生茂花3000文过约钱,租蒙古族海宝的祖遗地厂汉脑包村地耕种。后杨家务农有了积蓄,在包头先后开设了十大商号,有绒毛店双发公,驼庄双盛亿,旅蒙行双盛和、双盛恒、双盛祥、双盛裕,珠宝店双顺祥,靴铺双盛德,茶庄双盛茂。据记载仅双盛茂就投资4500两白银。杨家在包头有房产10多处,其老包头的“四店梁”地名就是因杨有能四子杨四店经营驼庄得名。经民国到新中国成立时,“十大双”仅留存双盛茂。

 

旅蒙行--忠厚和  清末,山西闻喜县人裴德宏来包头入旅蒙行。后其子裴华学徒后自己创办旅蒙行忠厚和,主要走外蒙古做贸易。忠厚和经营有方,生意兴隆,发财后在包头城内吕祖庙街等处购房产300余间,在甲浪湾购地200亩,在万水泉设养畜场。搞多种经营,一边做旅蒙生意,一边靠出租房屋收租,每年仅房租就收入5000两白银。民国十年(1921年),外蒙古爆发革命,裴华被困在库仑(今乌兰巴托),无奈将驼队和货物全部丢弃,只身逃回包头。外蒙古商路断绝后,忠厚和开始走西路,赴新疆做贸易。裴家做买卖挣钱后不忘做慈善,多次为慈善事业捐资。日军侵占包头后,西路买卖也断绝,旅蒙行瘫痪,忠厚和亦元气大伤,最终歇业。

皮毛行--广恒西  清光绪年间,山西定襄向阳村牛邦良来到包头镇,先在皮毛店明远堂学徒,后成为跑街的店员。清光绪十九年(1893),山西忻州人邢保恒、张世英、丁锡珍合资5850两白银,开设广恒西,聘用牛邦良为经理。广恒西头三年结账就获利5万两白银。有了资本后, 又先后增开了粮油店广恒懋,钱庄广恒源。清光绪二十八年,广恒西有资本1万两白银,购置涌泉巷40亩地,修建了店铺、客房、伙房、库房。当时有店员100多人,经营皮毛具有一定规模,输出皮毛量占包头输出总量的一半以上。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仅广顺长一次就卖给广恒西套羊毛7500公斤,次羊毛1321.5公斤。民国7年(1918年),广恒西资本达50万两白银,取代归绥(今呼和浩特)最大旅蒙商号大盛魁对外蒙古皮毛贸易的地位,成为当时绥远地区最大的皮毛商。广恒西治店有方,管理严格,服务周到,讲究诚信。民国五年(1916),广恒西发生大火,烧毁了客户存储的货物,牛邦良亲自照册逐项清点,然后一律按价赔偿,使广恒西有了“宝店不漏针”的佳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广恒西获利20万元,收购绒毛达300万公斤。1937年,日军侵占包头,实行皮毛统制,并将广恒源1.77万元的资金全部吞并。1940年,广恒西经理董世昌被日军以私通抗日为名杀害,致使广恒西的生意受到了影响,逐渐大不如前,频临倒闭。日军投降后,后覃锡树等人重新集股,将广恒西改为广恒西新记。1952年,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广恒西新记等12户皮毛店组建成新华毛织厂。

西北皮毛大享--牛邦良

河路店--复新和  光绪年间,山西代县人李威来到包头河路店三元合学徒。民国二年(1913),李威投资3000两白银创办了河路店复新和,其弟李彦任经理。主要经营五原、临河、陕坝等地经黄河水达至包头的粮食、宁夏吉兰秦食盐、伊克昭盟天然碱、河北行唐和灵丘的土布、河南清化的水烟等。不到10年,复新和铺产达10万两白银。民国7年(1919年),李彦又投资8000元开办了复新久杂货铺,并将复新和、复新久两外铺院买下出租,李彦收取租金。民国11(1922),复新和变为李彦的独资商号。民国19(1930),复新和库存粮食达5万石、盐碱50万公斤、糖、布、水烟、茶达3000吨,店员250余人。民国24(1935),复新和交易总额达400万元,获利6万元。1940年,复新和资产有30万元。1949年,复新和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第一套人民币)

国药行--永和正  清光绪十三年(1887),山西太古永和源股东武姓来到包头创办永和正药店,资金9000两白银,经营中药材。铺门挂着蒙汉文招牌,坐柜的会说蒙语,还能认识蒙文和藏文的药方。因此,不仅本地市民买药,而且包头周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土默特等地蒙古族都到永和正买药,从而生意兴隆,一直是包头国药行首户。后为适应顾客买药需要将药店分设为东永和正和西永和正。民国17(1929),永和正有资本1.27万元(银元),股东武铁卿、武铨、永和允、高真如、高钦镒、王彭年、还在萨拉齐设分销店。1949年时,该药店股东为武铨、王彭年、高新民、永和允、永和源,从业人员40余人。

 

京货行--德铭号 民国初年,河北武清县人田瀛州来萨拉齐经商。民国12(1923),田瀛州转到包头三元合租房开设绸缎庄德铭号,同年,德铭号迁至川行店,由于生意红火,有了积累。民国16(1927),田瀛州在前大街盖起包头第一座洋式二层商楼,经营绸缎布匹,并与新疆德兴合联号。德铭号铺店前树有广告牌,店内货物陈列讲究,经销方式新颖,顾客盈门。他们不仅在店内做生意,而且还外派推销员,背上绸缎,到富人家炕上做生意。每年秋季开展一次大甩卖,并还搞抽签得彩活动。1949年时,德铭号经理为李兴国,股东为张润斋、李兴周,有店员7人。

(德铭号)
 
 

京货行--德华兴  民国初年,河北束鹿县人秦保章在北京东安市场合伙摆小摊发了财。民国15(1926),他们在归绥(呼和浩特)开设了德华兴百货店。民国20(1931),德华兴派邢荣轩来包头,在包头前街德铭号旁建了一座洋式二层商店,开办了德华兴包头分店,邢荣轩任经理。德华兴为占领包头的鞋帽市场,除经营布鞋、坤鞋外,又增加了皮鞋和童鞋,还用重金从天津聘请专门制作绣花坤鞋的高级技工杨泽如来包制作,因而绣花女缎鞋一时成为包头妇女的抢手货。同时,还从外地进来各式各样的帽子出售。随着包头城人口的增加,鞋帽的生意也越做越好,德华兴也成为包头京货行的首富。1949年时,股东为康耀迁、秦宝章,经理张汉三,有店员13人。

饮食行--聚德成 民国13(1924),包头义聚成饭馆歇业,刘子和、刘生贵、高福祥共同集资1500(银元)重新开业,将原饭馆改名聚德成,座落在中市街。由于与当时包头最大饭馆福聚成为邻,存在竞争,无法维持。民国20(1931),聚德成迁至西前街,避开竞争对手,改变经营策略,饭馆设明座(散座)和雅座(堂座)。明座主要经营家常便饭,各种炒菜。雅座全部是包办酒席,雅座内摆设典雅,餐具讲究,档次较高。经营品种多为海参、鱼翅、猴头、燕窝、鸡、鸭、鱼、虾等。席面美观,可称色、香、味、形、质、器俱佳,最有名气的菜肴是海参席、海味翅子席。为保证鱼、肉、海鲜等食品新鲜,该饭馆还设有冰块制冷的冰箱保鲜。为提高菜肴质量,饭馆特辑名师张仲三、黄永澄掌勺。由于经营有方,各方面条件较好,吸引了众多顾客就餐,生意很快兴旺起来,一跃成为包头饭馆之首,是当时市政达官富绅商贾设宴之处。1949年时,聚德成经理和股东均为刘子和,有店员28人。

糕点行--复德和  民国初年,河北香河县人林晓峰与冯国昌、林志山贩卖灯罩至归绥(呼和浩特),数年后有了积蓄。民国13(1924),林晓峰等人与河北省大城县傅之钧合资开设了复兴斋顺记,经营糕点、干鲜货等。民国24(1935),在包头开办了复兴斋的分号复德和。店铺坐落在东前街。复德和主要生产制售京式糕点小八件、大八件,糕点品种有百余种,其用料讲究,绝不掺假。到了冬季还制蜜饯、南糖、蜜供等,糖炒栗子闻名一方。复德和经营的茶、干鲜果品等都按季节上货,使包头的人们能按时吃上各个季节的水果。复德和经理是林之光,副经理是张锦荣。张锦荣经营有方,复德和待客如宾、讲究信誉、坚守“买卖不成仁义在”的经营格言。不久复德和便成为老包头京式糕点的名店。日军侵占归化城后,复兴斋财东林晓峰去世,后继者经营无方,包头复德和也倍受影响,加之战乱,市面不稳,维持到1948年,复兴斋和复德和相继歇业。1949年,张锦荣等重新集资开设复德和,从业人员13人。

饮食服务业--四美元和义和轩  四美元是一座木制二层小楼,建筑面积近100平方米,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位于东前街中段,是当时绥远西部最负盛名的清茶馆,专营烧麦、干货。四美元的烧麦用精面、鲜羊肉制做,皮薄馅嫩,香而不腻。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刀切、澄沙、锅奎、半圆等近10种干货,酥脆香甜,色味俱佳。四美元从建成之日到后来拆除建义和楼饭馆经历50余年,只要开业,便座无虚席。

义和轩建于1942年,位于四美元东侧,是一个服务大众的中型饭馆,经营具有绥远风味的面食、烧麦、馅饼、干货以及家常菜肴,在冬春季增加涮羊肉、砂锅以及各种大锅。是当年老包头人经常光顾的餐馆。

四美元和义和轩于1985年拆除在原址新建了包头地区最大的清真饭馆义和楼。

餐饮服务业-- 三三照相馆  1938年,朝鲜人李兴木来到包头,在通顺街开设了大和照相馆。1944年冬,日本侵略者投降在即,李兴木的大和照像馆以三百银元的价格出售给白壁、彭善继、王福三人。因系三人用三百银元购得此馆,故取名为三三照像馆。三三照像馆开业后,充分发挥设备、技术优势,为前来拍照的群众照好每一张像,冲扩好每一张照片,信誉日高,名声远扬,为同行之首。抗战胜利后,市场趋于繁荣,人心比较安定,来照像馆照像的人增多,生意十分兴隆。由于原址地处偏僻,门面狭小,故与1947年冬,三三照像馆迁至富三元巷(今和平路)北段。新中国成立后,三三照像馆参与公私合营,后转为国营照像馆。

 

 

撰稿:赵宝元

编辑:邬建成

审核:赵宝元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