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专栏 > 包头纪事 >

老包头的城市建设情况

时间:2024-01-23 | 栏目:包头纪事 | 点击:

包头城镇的形成始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包头村改为包头镇。清同治五年(1866年),大同总兵马升率部移防包头,同治九年(1870年)开始组织修建城墙,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包头城垣竣工,开始形成传统城镇的雏形。那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城镇内建筑比较随意,杂乱无章,道路弯曲,狭窄且宽窄不一,没有形成整齐的道路街景。起初,包头镇只有商号做买卖聚集形成的东街和西街两条街,居民多住在街北台地上,俗称"梁上"。每当下雨,洪水顺瓦窑沟、榆树沟、后北沟流下形成河槽,河槽无水则成路。

 

一、城区道路

老包头的城区道路是自然形成的,早期只在居民区有些通道,并无专门修筑的道路。后随着人口增多.商业、手工业兴起,建筑物增加,道路也逐渐延伸并增加了新的道路。包头村时,瓦窑沟口以东形成的商业街称东街,以西称西街。始有河槽路、后梁路,还有以清真大寺、关帝庙.南龙王庙、马王庙等寺院和兴泰店等商号取名的地名。包头设镇后,始有衙门口街.召梁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寺梁巷、三官庙街、真武庙街、文昌庙街等。光绪年间,形成南圪洞、西滩、财神庙街等街巷。

随着黄河水运的发展和京绥铁路通车,老包头城内商贸兴隆,商店增加,街道布局逐步由北向南发展,形成了民生街、东前街、大圪料街、西前街、富三元巷、中行街、先天巷等街巷。据民国《绥远通志》记载:包头县城"城内有大街十道,小街十道,小巷七十道"。当时的道路均为土路。

 

日本侵略军占领包头期间,为适应其军事占领和掠夺资源的需要,1940年后,曾新修了一些街道,如兴亚街(中山路)道路、车站道路(南门外大街)、皮革公司道路。并对后街、中市街、中行街、先天巷、董师爷巷等部分街道进行了改造。此时,共有街卷117条,大多数街道仍是土路,只有位于市中心的西前街、大圪料街(包括东前街)、南门外大街、富三元巷、中行街等五段铺成混凝土路面。

1945年~1949年包头和平解放前,城区道路没有多少发展,据统计,当时共有街巷121条。其中有几条主要道路介绍如下:

(一)、东门大街

乾隆年间称东街,亦称关帝庙街。包头城垣建成后称东门大街。东起东河槽,西与民生街、大圪料街交接。街道两侧房屋鳞次栉比,在城内有自来水之前,居民去转龙藏取水,车拉肩挑,全由此路通过,遇有雨天,清真寺寺梁和召梁街的雨水沿太平官巷、衙门口街、水口街坡上直泻而下,泥水淤积,道路变成泄洪沟,道路两侧虽有盖板下水沟,但因盖板损坏且无人治理,早已淤平,形同虚设,致使道路上泥水横流,道路坑凹不平,常年泥泞难行。

 

(二)、大圪料街、前大街

  东起东门大街,西至富三元巷与东西向的西前街相接,全长548米。道路名称原为大圪料街(东门大街﹣南圪洞街)、前大街(南圪洞街~富三元巷),1950年,将两条道路合并命命为解放路。该条路1941年前是土路,1941年日本人统治期间,修成6米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已建的西前街贯通,形成老包头城区商业繁华地段东西向的主要街道,也是包头市最早铺装高级路面的道路之一。

(三)、西前街、西阁外街

  西前街东起富三元巷、中山路交接处与东前街连接,西至西阁。西阁外街东至西阁,西至马王庙街南端。包头沧陷期间,西前街修成混凝土路,并在路两侧修了混凝土盖板明沟。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了西阁,与西阁外街连接至西门。全长1135米、宽6米。1951年,将西面也修成混凝土路面,改名为胜利路,是繁华的商业街。

(财神庙)

(四)、中山路

  北起财神庙,南至东、西前街,与富三元巷连接。北段原名南河槽。最早时南北是不通的。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傅作义部队攻袭西北门后,日军强行拆除民房,打通了富三元巷北端至南河槽一段道路,称兴亚街。日本投降后,将南河槽,兴亚街统称中山路。路长345米,宽7米。

(五)、富三元巷

  虽然叫巷,但它是老包头南部出南门的一条主要干道,是老包头的主要商业街。北起东.西前街与中山路相接,南至南门与南门外大街相接,包头沦陷时期修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全长1030米,宽6米。街道两侧商店林立,道路狭窄,交通拥挤,解放后改称和平路。

 

(六)、南门外大街

  即原车站路,是通往火车站的一条主干道。原为土路,1940年~1941年建成南门至现站北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长1161米,宽7米。

二、路灯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开发西北声中,一些绅商和军政官员纷纷从事实业,集资在包头创建电灯面粉公司,除生产面粉出售外,剩余电力供商号和居民室内照明。同时,市政当局也在主要街道安装了一些路灯,但寥寥无几。19387月,日本侵略军强行征用包头电灯面粉公司的电气部分以后,在富三元巷、平康里、东街、南门外大街等处安装了路灯。虽然路灯比以前增加了,但由于发电功率小,路灯处于忽明忽暗状况。四十年代,安装在输电线杆的路灯损环严重,有的短缺弯头,灯罩,有的缺少灯泡。至包头和平解放时,仅存路灯43盏,照明线路2.1公里,且灯距长短不等。

三、城市排水

包头旧城区地处大青山前台地边缘,沿坡而建。城区北部台地(梁上)东西长约5公里,台顶与台底高差20米,纵坡36度。每遇夏秋下大雨,山洪暴发,由瓦窑沟、榆树沟、黄土渠、石胡同、西河槽等自然沟渠流入街区,常常造成灾害。即使在无雨季节,由于东西水栅两个山沟内有数处泉水昼夜涌流,向城内街道排泄,以致冬季结冰数尺,春季冰消泥泞路滑,车马行人,难以通行。民国十四年(1925年)林竞在其《西北日记》中写到:"包头有三害,曰水、曰蝇、曰匪,包头市排水道未设,每遇暴风雨,时有淹没之虑"。日军占领包头期间,在东门大街,东、西前街的道路两侧,修建了宽1尺深1尺半混凝土盖板沟2549米,用以排泄街道雨水,但因断面太小,一遇大雨,路面依旧积水,形成水害。194910月到11月,由沿街商号和居民筹集资金、人力,在西水栅山沟南端修建土坝三座,以阻挡泉水。头道坝长8丈,底宽1.5丈,高1.3丈,顶宽0.4丈,二道坝长7.5丈,底宽1.5丈,高1.2丈,顶宽0.3丈,三道坝长8丈.底宽1.5丈,高2.5丈。同时在二道坝至西河槽开挖宽1尺,深15寸明渠一条,用以排放泉水。随后,又在东水栅前修筑了两道坝,头道坝顶宽0.3丈.高1.2丈.底宽1.5丈,全长15丈。二道坝顶宽0.25丈,高0.5丈.底宽0.8丈、全长17丈。

1949919日包头和平解放前,全市无污水排放设施,居民的生活污水都排向街巷,任意漫流。

 

四、城市防洪

包头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幅度很大,据统计,最大年降水量为746.9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95.1毫米。降雨一般集中在78两月,两月降水量约为年总量61%,而6~9月的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79%。已出现的最大日暴雨量,一般在100~200毫米。1948729日,包头站曾测得日最大暴雨量205.3毫米。

  包头地区洪水主要为夏季暴雨所形成的洪水,洪峰在7.8两月出现的比例约占95%。至于洪峰大小,洪水出现时间、历时长短,均随降雨强度大小、降雨时间长短以及降雨笼罩范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特点为峰大量小,历时短、含沙量大。河槽调节能力小,洪峰陡涨陡落,多为单峰,一次洪水历时1~2天。老包头历史上境内曾多次发生洪水灾害。

 

  包头形成村镇后,就有"包头有水沟两道,俗称东西互灾沟,每值夏日天雨时,往往有洪水泛滥之虞,成为包头居民祸患"的记载。清同治六年(1867年),"包头大水,除沿山高地外,皆汪洋一片,悉成泽国,房屋倒塌,村落为墟"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初一日下午二时,大雨倾盆,山洪暴涨,刹那之间,包头城内即成泽国,由东西两水沟建瓴而下、冲毁房屋,淹死人畜无数,为罕见之雨"在这次水灾中,市民死亡达800多人。有人曾将水灾过程编成《水刮西包头》唱词10段,描述当时惨状。

  另据调查资料,包头市境内分别在清道光、咸丰、光绪和民国年间都曾发生多次洪水,并造成灾害。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遭灾甚重,夏秋田苗淹没殆尽,畜伤人亡甚多"

  上世纪三十年代经历几次洪水后,由商会出面向商号及居民筹集资金5万元(银元),动工修建东西水道两项防洪工程,这是包头城区最早见于记载的防洪设施。东水道由瓦窑沟上游修筑拦洪坝,拦截先明窑子、石盖梁一带山洪,向东经东水道在太平桥导入东河槽。东水道沟长700米,其中包括80米拱型暗洞,深约4米,宽2~3米。西水道由西水栅上游刘柱窑子村东侧筑坝,栏截前营子坡地山洪,向西经西水道注入石桥沟后汇入西河槽。西水道沟长约500米,深约3米.宽2~3米。

 

五、公共交通

老包头城内最早期是没有公共交通的,清朝末年,由实垛车(俗称二饼子车)改造的蓄力车出现,颇受市民欢迎,最初是"鼓房""红白喜事"服务的,后经营范围延伸向市民出行提供代步工具。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和商贸的发展,公共交通也有了市场。至民国初年,营业性畜力轿车已发展到30余辆,随着专业车户的陆续出现,在车市街(东门大街西,圪料街东)逐步形成车市场。每日早5时左右,车辆已整齐排列,按顺序接待顾客。随着业务范围扩大,又出现了西车市(财神庙街口,俗称九江口)。至抗日战争前夕,畜力轿车已发展到200余辆。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包头出现人力车,是由来包从事脚行(搬运)业的河北省献县籍人士开始经营的。旧包头街巷狭窄,畜力轿车可行路段有限,人力车因而得到发展。至抗战前夕,全市已出现人力车行10余家,丁皮房巷王焕章、富三元巷晏门洲、永合成巷王光庆、南圪洞二道巷张舍文等,共拥有人力车600余辆,同属商会人力车同业公会管理。车行出租车辆按车辆新旧程度论租,车工营运时、需穿号衣(坎肩),背后嵌牌照号码,兼起营业执照作用。车行不仅拥有车辆,且可随时更换车工,一些无业或失业人员迫于生计只能忍受车行盘剥。车行业出现自行购车自已拉车的车工,须向警察局报领营业执照并接受管理。平时车辆主要集结在火车站,富三元巷、东、西前街、财神庙街、南门外、圪料街口等地、等侯乘客。车价由双方面议。包头沦陷时期.人力车行业一蹶不振。日军投降后,车辆有500余辆。1949年解放前夕,人力车仅剩百余辆,其中经常参加营运的不过50~60辆。

 

公共交通除去力轿车和人力车外,1939年,由伪蒙疆汽车公司在包头设立营业所,开设了由火车站至东门大街4公里长的公共汽车线路,有丰田大客车两辆,主要服务于日伪军政人员,后因乘客不多,不久停运。

  日军投降后,包头交通曾出现短暂复苏,但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至1948年,市内商户已倒闭过半,畜力车、人力车等交通服务行业也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包头和平解放前夕畜力轿车仅剩26辆,人力车不过100辆,从业人员只有100多人。

 

六、城区供水

  1940年前,老包头城内市民生活用水以转花藏.后水沟和土井为主要水源,没有自来水。全城共有土井380余口,其中苦水井约290余口;甜水井约90余口。每逢夏季和大雨,北梁山洪倾泄,泥沙俱下,市内土井常被淹没,井水污浊不能饮用。惟有东门外转龙藏的泉水清澈甘甜,可称优质水源。

民国十三年(1924年).著名作家谢冰心曾在《平绥沿线旅行记》中写道:“转龙藏西墙外边岩畔有石刻龙头三个,今只有两个龙头出泉,居民悬于此取饮”。

日军侵占包头后,为解决日本军营、日商和饮食服务业用水,于193910月,兴建留宝窑子水源地工程,于19402月竣工送水,专供日本军商饮用。后经日军测验水源的出水量足够包头市民使用,始将自来水机构移交日伪包头市公署管理经营。水源地建有大口井两座,最初安装的供水管道只有两条,一条6英寸管由留宝窑子通到东门外军营;一条8英寸管由留宝窑子通到城内富三元巷一带。后来,供水管道增加到20条,长约10公里。1943年售水量约为5万吨。1945年有用水户280余户,公共给水售水量约为10万吨。

194511月,留宝窑子水源地的房屋、机器设备以及市内供水管道因战事遭到破坏,城内供水中断达7个月之久,市民复以土井为水源。1946年,由地方采取"以水源地完工后所收水费为抵押,分别向所装置水管商号贷款,暂为充作公款;所需材料暂向存有器材机关借用,再设法补还"的办法,兴工修复供水设施,于55日开始供水。

 

据旧时包头市自来水管理处《1946年工作报告》记载,当年供水情况如下:每日能送水3000吨、现每日放水700吨,供2.8万人用水。水管干线共18条,由水源地至城内东西前街经富三元巷至火车站;由东前街经金龙王庙至包二中,由西前街经中行街、平康里至中山堂;由水源地至陆军病院东营房;总长约10公里。安装住户水管、复业时200户,至年底发展至300户。公共给水场、复业时7,后增至10.这一供水规模,大体维持到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并略有发展.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虽然一年几次调整水价,自来水经营仍处于奄奄一息状态.1949年时水源地有大口井2,日产水能力为4200;供水管道24条,约为25公里;共有用水户440,公共水站16处,用水人口约4万人;全年供水量28.6万吨,售水量18.6万吨.

七、园林绿化

旧时的老包头根本谈不上城市园林绿化,即使城周边有些树木,也是自然生长的。相传在遥远的古代,包头一带曾是林木茂盛、水草丰美,野鹿成群的地方。后来由于气侯变化以及其他历史原因,造成土地沙化、草木奇缺。1949年包头和平解放前,城内街道上没有树木,仅是在南门外大街上有63株行道树和转龙藏等处的100余株古树。因而,老包头给人留下的是到处黄沙迷漫,有风无景,缺树少绿的印象。大规模的城区园林绿化工作是解放以后才开始进行的。

八、环境卫生

过去老包头城内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公共卫生,直到1939年,包头沦陷期间,伪政府设立包头卫生队,负责城区环境卫生工作。当时有工人30多名及二饼牛车10多辆,清扫保洁道路面积约3万平方米,清运垃圾每年约1.5万吨,1939~1945年,由四五名清道夫承担城区内主要道路的清扫任务。其中清扫水泥混凝土马路4条近2万平方米,土路1万平方米。由于卫生队人少,工具缺乏,经费不足,对路面不进行每日普遍清扫,只是采取哪里脏的严重就扫哪里的作业法。遇有特殊情况由伪警察署警务科出面,催促居民、商号清扫自家门前地段的路面。清扫收集的垃圾就近倾倒复盖。

 

1945年日军报降后,环境卫生工作由国民党包头警察局接收,维持原有清扫规模。19458月至1949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对道路清扫开始固定作业时间。工人们一日两出班,实行8小时工作制,清扫保洁面积近4万平方米。路面清扫质量有所提高。1947年,卫生队配置洒水车一台,也只是在二饼牛车上固定一个可装半吨水的木桶,除偶遇市内举行活动拉水淋洒一下主路面外,平时每天只是从转龙藏拉泉水供警察局机关及家属饮用。

卫生队除去清扫道路外,另一项主要工作是收运居民、商号及机关单位的生活垃圾。清运工具是二饼牛车,工人们每天赶着牛车走街串巷摇铃收集垃圾,市民闻铃倒垃圾。清运垃圾的工人有20多名,日完成清运量50多吨。收集的垃圾一般在城区围围就地填坑复盖或焚烧后掩埋。国民党统治时期,因卫生队清运力量不足,城内经常出现大量堆存垃圾。到一定时候,由警察局出面督促机关单位、商号、市民出动,分配任务清除垃圾,对出动车辆者,市卫生事务委员会酌情给予补贴。

1949年前,包头卫生队因资金不足,不负责厕所的清掏工作。那时的清掏粪便工作一是有职业粪夫六,七名,他们受厕主雇用,清掏厕所挣钱,二是农闲时农民临时进城掏粪便用于庄稼肥料;三是一些无业人员偶尔也参加清掏工作,厕主给一些报酬。厕所的清扫由产权所有者负责,居民厕所则有居民轮流清扫。

 

九、房屋建设

城市的房屋建筑除去居民住宅外,还有金融商贸服务业、社会事业以及办公场所等公共建筑。清嘉庆十四年(1809),包头村改镇时有人口近万人,有房屋5000余间。居住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少数为砖木结构,低矮简陋。多数建筑为私产房,除去民居就是店铺,公共建筑不多。清同治十二年(1873)包头土城建成后,随着商贸的发展包头逐步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商品集散重镇,城市建筑也随之逐步发展。不仅民用房屋、私家店铺、逐渐增多,而且开始有了社会事业公共建筑。据包头旧市志记载,包头城内公产房之建筑多为各机关办公之所,亦有少量公共建筑。最初仅有六七处办公建筑。一是召梁街的巡检官署,后为警察署,建筑分为前院、中院、内院,大门为旧式衙署式,门前有照壁,占地六亩余,共计有房屋37间。二是在大公馆巷的原同善社社址,前后两院,共有房屋30余间,曾为执法队占用,后为教育局和第二小学占用。三是东瓦窑沟原火神庙旧址,曾为国民党党部和小学所用,共有房屋30余间。四是召梁街关帝庙后的公行建筑,民国二年(1913)改为商会,占地1.2亩,有房屋10间。五是商会对面建的马号院,系商会建筑,占地4亩余,分内外两院,有房屋30间,后院是原大行办公场所。六是光绪六年(公元1880)建成的东营盘,占地20余亩,营盘内有房屋120余间.七是西盘营,有房屋60余间。此外在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总兵马升主持,在西前街西段修建了西阁,砖木结构,木质雕花门窗,为包头建造的第一座阁楼。辛亥革命时,人口增加到6.8万,有房屋2万余间。

 

民国初年,随着山西、河北、平津地区商人和资本进入,以及平绥铁路通车,铁路与黄河水运连接,促进了老包头人口流动和商贸经济活跃,同时也带动了房屋、店铺建筑的快速发展。老包头城内店铺主要分布在西前街、东前街、财神庙一带。最初来包经商的多数是居住、经商都在一起,因此他们建起的四合院即是商号。商人们一般将正房做为柜房,是掌柜的办公、住宿用房。东西厢房为帐房和伙计们的办公用房和住宅。南房为厨房、货仓、杂物间。当年走西口来包头的人多数是山西人,故晋人在包头建房时,结合当时当地的气候、地理等情况,为了挡风、排水、防匪的需要,将房屋建成前低后高的一出水坡屋顶,土木结构,前面门柱与墙面平行,房屋前出檐,院门大门洞采用半圆形砖拱旋,有钱人家的房屋建筑均有砖雕,体现了典型的山西建筑风格与塞外生活的完美结合。这类房屋遍布老包头城内。

 

  民国十五年(1926年)时,老包头大小商号达千余家,可谓商贾云集,百业兴隆。以财神庙(建于嘉庆10年)广场为中心的九江口,汇集了九行十六社,形成了商业店铺建筑比较密集的地方。民国十八年(1929年),包头人口增至12万,建有房屋3万余间。当年,能够代表和体现包头商业繁荣的建筑除了财神庙九江口外,当数东西前街的川行店和中市场。川行店座落在东前街,北通后街草市,大小套院6处,为东西店铺,全长约400米。从北向南有鞋帽、成衣、票号、绸缎、百货、食品、茶叶、瓷器,金银手饰店铺数十家,整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中市场座落在北起东前街,南通中市街,全长约200米。该市场布局和川行店类似,东西两厢,布满店铺。这两处与九江口形成了老包头城内店辅林立,经济繁荣的景象。当时民间流传一句话叫"不夜九江口,货全川行店,客满中市场"

1930年前后,包头近代商业建筑开始向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发展。如西前街的绸缎庄德铭号,鞋帽百货庄德华兴,东前街的烧麦馆四美元和景新浴池等。

 

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地方上的社会事业和公共建筑的建设。1923年后,包头设治局与萨拉齐县分治,在西门大街一处院落设了办公处,是包头较早的办公建筑。1925年,西北督办冯玉祥进驻包头后,在东门外空地上修建西北督办公署营盘。1928年,包头县公署改为包头县政府后,在新泰店巷北12号院设立了司法公署,设了绥远银行包头分行、泰安客栈、绥西屯恳办事处等公共建筑。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包头,人口剧减为6万,住房基本没有增建。这一时期,日伪政府机关人员不多,办公建筑也同当时的民用建筑一样,多为土木结构平房,少数为质量较好的砖房。民国时期,老包头城内还有一些乌盟,伊盟各旗驻包的办事处。

(老包头关帝庙)

除以上建筑外,老包头城内还陆续建了包括文化、宗教、教育、卫生等属于社会事业的公共建筑。宗教方面如南龙王庙、福徽寺、清真大寺、转龙藏(龙泉寺)、关帝庙、财神庙、吕祖庙、马王庙、文昌庙、金龙王庙、耶稣教堂等建筑。文教卫生方面有学校、诊所、医院、剧场、图书馆、等公共建筑。

 

1945年日本投降至1949年,包头城市人口增至8.9万,房屋有111万平米,其中住宅77万平分米,人均居住面积5.8平方米。这些居住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少数为砖木结构,市面营业房与富户的四合院虽为砖木结构与半砖木结构以及少数砖木结构的二层古式楼房,但房子都很陈旧,而且道路、供水、排水、照明等市政基础设施很落后。老百姓住房大多低矮简陋,居民的生活环境很差。

 

撰稿:赵宝元

编辑:邬建成

审核:赵宝元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相关文章